在五一假期的第一天,小米就迫不及待發(fā)布了自己第一份交付戰(zhàn)報:7058臺,同時截止4月30日,SU7鎖單量達到了驚人的8.8萬臺。
值得注意的是,在4月30日前,所有小米SU7車型都會配備價值6000元的25揚聲器豪華音響。但在這之后,這套系統可是要真金白銀才能體驗。
對于手機起家的小米,自然對聲學有自己獨到的理解,那這套方法論是否依舊在汽車上成立?
本次測試的小米SU7創(chuàng)始版,音響系統為小米自研,支持杜比全景聲解碼,由23個音樂揚聲器和2個功能型頭枕揚聲器組成,功放額定功率1260W,可實現7.1.4全景聲解碼。
先來看下揚聲器的布局:
小米SU7是測試以來高音揚聲器數量最多的車型,共有7個,除了常見的中控臺左中右的布置外,還為后排乘客在兩側B柱上方配備了揚聲器。
同時,位于C柱的環(huán)繞后排揚聲器,也配備了高音揚聲器。
中音揚聲器也同樣配備了7個,位置大體和高音相仿。
四扇車門的下部各有一個低音揚聲器,第二排后側中央有一個超低音揚聲器。
4個天空聲道分別位于兩側A柱上方和兩側后排上邊梁中部。
2個頭枕揚聲器位于主駕處,仔細看打孔的直徑和深度與副駕有差異。
從揚聲器的布局和數量來看,小米SU7延續(xù)了小米堆料的風格,只不過,從這樣揚聲器的造型和設計來看,音響這塊并沒有下太大功夫,而是提供了一套更具性價比的方案。
在解碼測試環(huán)節(jié),我們首先使用最頂的三個測試文件,包含了一個隱藏編碼格式的彩蛋文件,一個超出解碼規(guī)格的7.1.4文件和一首采樣率超高的母帶。
實測下來,小米SU7無法識別母帶文件,能順利播放7.1.4文件,彩蛋文件雖能讀出,但無法正常播放。由于這僅僅是個壓力測試,不具備廣泛意義,故不計成績。
測試過程中,我們在車輛的主駕駛位和第二排右側的“老板位”反復采樣。
測試現場的環(huán)境音為41.6dB,插入測試音樂U盤,播放粉噪音源后在方向盤正前方處采樣,調節(jié)多媒體音量將采樣音量提升至70dB,以此為測試音量。
同時,我們也在車外后視鏡處記錄了測試音量下的環(huán)境音為50.6dB。
先來看下主駕位的頻響曲線:
從頻響曲線來看,小米SU7多揚聲器還是起到了不少的功勞,在各個頻段,都十分飽滿,尤其在低音,尤為豐盈。
但是,成也蕭何敗也蕭何,多揚聲器之間的相互干擾在轎車的空間中會尤為明顯,使得各個頻段的控制力非常不穩(wěn)定,尤其在女聲居多的中高音部分會有一定衰減。
值得肯定的是,多個高音揚聲器的應用,將這套系統的高頻極限表現推到了16kHz左右,對于弦樂應該有不錯的表現。
再來看下聲場的定位表現:
小米SU7在空間定位方面的能力很不錯,配得上杜比全景聲認證,只不過,整體的包裹感有點過于濃重,聽音樂太久應該會有點上頭。
最后,我們再來看下“老板位”采樣的數據,并與主駕位進行對比:
從數據來看,由于揚聲器配置相當的關系,前后排的差異并不大,但前排有更好的空間可以發(fā)揮,所以前排表現會更好些。
控制力不強的問題在后排同樣存在,這么看,結合無法讀取母帶文件,小米SU7的解碼能力有待提高。
主駕聲場
老板聲場
聲場表現方面,兩個座位的表現差距不大,小米SU7的前后一致性,確實不錯。
接著再來看下車內的音樂生態(tài):
但很可惜的是,這些音源都沒有進行深度優(yōu)化,最高支持Hi-Res,并沒有獨立的杜比全景聲專區(qū)。
在音效設置方面,小米SU7中規(guī)中矩,預設了3種音效和4個聲場模式。
同時,也支持自定義。
我們對3種音效進行了采樣,看看變化如何:
可以看到,3個模式下,預設的音頻區(qū)別并不明顯,只有在中頻和低頻銜接的一小段有略微明顯的差異,這個均衡器的表現相對一般。
而在空間方面,小米SU7更接近于Fake Balance的設置,是通過調整聲場的結象點設定甜點位,而非是音域寬廣度,有點可惜了這么多揚聲器。
對于喜歡用U盤聽私家收藏的用戶們來說,小米SU7的位置有點尷尬。如果用常規(guī)的U盤,在擺放手機時,會有些不便,這兩個接口更適合有線充電。
這次我推薦的歌曲是Taylor Swift的《I Knew You Were Trouble》,緊密的節(jié)奏和大量中低頻電子樂的應用,能規(guī)避小米SU7細節(jié)控制的不足,再加上Taylor Swift這首歌中偏扎實的音色表現,很容易在車內帶來強烈的故事氛圍感。
聲明:本網轉發(fā)此文章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,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。文章事實如有疑問,請與有關方核實,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