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吃不飽、到吃得飽,再到吃得好,新中國成立75年來,濟寧農業(yè)實現(xiàn)翻天覆地的變化,助力中國碗裝滿中國糧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專欄,今天關注增產鼓起“糧袋子”。
張麗麗,是汶上縣苑莊鎮(zhèn)王莊村一名種植大戶,現(xiàn)在種植了1000多畝地,今年的收成平均每畝達到1500斤左右。
汶上縣苑莊鎮(zhèn)種糧大戶張麗麗:“當時學的時候,就認為這么密,它能結玉米棒?沒料想自己親身經歷了,確實增產了?!?/p>
汶上縣積極開展糧食單產提升行動,推廣玉米合理密植技術,種植密度由每畝4500株提升到6000株。
汶上縣道立種植農民專業(yè)合作社理事長張虎:“現(xiàn)在的合理密植,在增加水肥一體化措施基礎上,要比往年的傳統(tǒng)種植,每畝地增產在300斤左右?!?/p>
新中國成立75年來,濟寧糧食生產實現(xiàn)歷史性躍升。
1949年,濟寧糧食總產僅10.6億斤,畝產僅84斤,2023年糧食產量99.6億斤,畝產919斤。
聲明:本網轉發(fā)此文章,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信息資訊,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、消費建議。文章事實如有疑問,請與有關方核實,文章觀點非本網觀點,僅供讀者參考。

